首页

午夜暗香在线

时间:2025-05-25 19:43:11 作者:全球首艘载货量破4.5万吨超大型海洋工程船顺利交付 浏览量:89304

  央视网消息: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超强灵敏度精准锁定 极大丰富脉冲星数据库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的脉冲星,包括至少120多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是国际同期总数三倍以上

  从1967年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在2017年10月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共发现脉冲星3000多颗。“中国天眼”目前已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三倍以上。

  拓展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

  “中国天眼”拓展了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其发现的新脉冲星中,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现的“暗弱脉冲星”。

  预计2024年脉冲星发现将有望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2024年是否能把脉冲星发现数量扩展到1000颗?是不是能找到一个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这将会是颠覆人类认知的一项工作。

  近百颗“暗弱脉冲星”的发现 助力揭示未知

  据介绍,最新发现的近百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以及揭示未知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天眼”进入“多出好成果”阶段

  近年来,“中国天眼”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阶段,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目前,FAST年度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FAST性能的不断提升,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央视网)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3年中国著作权登记总量逾892万件 同比增长40.46%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要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益,发挥好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此次会议提出“提高投资效益”,旨在减少无效投资和低效投资,好钢用在刀刃上,是相关政策的延续和加强。

台湾博士“登陆记”:在烟雨江南探索医学“新蓝海”

利雅得WTA年终总决赛紫组第二轮小组赛今晚开打,首日落败的郑钦文和莱巴金娜迎来关键一役,这场焦点对决不早于北京时间20:30开打。

2023环岛赛揭幕战:新西兰黑辐条车队冲刺新星乔治·杰克逊夺冠

一下火车,总书记就前往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同老乡们亲切交流,并采摘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听说老乡们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用水和灌溉问题,总书记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广州海事国庆假期保障近377万吨重点物资安全运输

“五一假期”期间,沉浸式演艺秀“龙乡水里·贵秀”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龙里水乡旅游生态城精彩上演,吸引不少游客观看。该剧目以现代舞美与高科技融合的表现手段,呈现了“文明曙光”“奢香夫人”“盛世贵州”等六幕场景。

尺素金声|“明星”水果车厘子,见证开放中国带来的世界机遇

圣保罗多族裔文化融合开放一面,也在狂欢节的花车巡游中得到浓墨重彩的展现。从花车的装饰就能够一目了然:不仅有巴西东北部标志性的“大花布”,也有滨海城市的湛蓝海浪,不仅有“马背上的民族”高乔人,也有讲述非洲大陆的国王王后故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